語種
中文簡體 中文繁體 English
營業廳
網上營業廳 掌上營業廳
返回頂部
5G一周年,中國電信這份成績單值得讚!
2020-06-06 人民郵電報
分享:
   

2019年6月6日,我國正式發放5G牌照,中國5G商用大幕拉開。如今,一年已過,5G究竟發展得如何?5G為千行百業帶來了哪些變化?普通人的生活又因為5G有了哪些不同?今日,我們就走近國家基礎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看一看,“一歲”的5G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5G

到底有多重要?

今年兩會,中央提出了要加快“兩新一重”的建設。其中,5G是新基建之首,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代表性、引領性技術,是支持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公共基礎設施。

從我國一年來的實踐看,5G確實不負眾望。5G不僅承載了通信行業的發展期望,更成為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新動能,打開了產業升級的新篇章,開啟了民眾美好生活的新時代。

作為國家基礎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不遺餘力推動5G從“網上走到網下、字麵走進實踐、構想走向落實”,短短一年,5G正日漸融入社會生產、民眾生活中。

5G破冰

這份成績單值得讚

一年來,中國電信大力加快5G網絡建設,目標是打造一張廣覆蓋、高速率、低成本、優體驗的安全的5G精品網絡。目前,中國電信已開通的5G基站超過14萬,預計在三季度末將完成全年25萬個5G基站的建設工作(與中國聯通共建共享)。


從用戶反饋來看,消費者也對5G充滿熱情。2019年9月29日上午9點,中國電信“Hello 5G”預約活動正式開啟,首日預約人數就超過52萬。截至5月31日,中國電信累計發展5G套餐用戶已突破3000萬,尤其是近幾個月以來月均增速超過500萬戶,反映了用戶和市場對5G高漲的熱情。

提質量

高標準推進5G SA商用

2020年是5G SA商用部署的關鍵之年,中國電信全麵啟動針對SA獨立組網的網絡升級,推進SA商用。


2月27日,中國電信在業界率先完成了5G SA核心網商用設備整係統性能驗證,同時完成5G端到端係統功能及異廠商互通測試,推動了5G SA設備在功能、性能和多廠家組網方麵具備商用能力,為5G SA的規模部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電信一直認為,SA是5G創新的根本所在,始終堅持SA目標。早在2018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中國電信在《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中就明確強調,將優先選擇SA方案組網。

2019年4月,中國電信在5G模型網實現了業界首個基於5G SA的語音通話,有力推動了5G SA組網的業務能力成熟。

此外,中國電信牽頭全球運營商製定了《5G SA部署指南》,完成了SA全網綜合性測試。

2019年10月31日,5G正式商用時,中國電信在深圳同步開通5G SA網絡。

下一步,中國電信將和行業一起努力,繼續開展5G SA商用部署必備的R16增強功能、設備可靠性、維護管理功能、計費增強功能等驗證測試,推動產業發展,計劃在二季度完成4個省公司的核心網試點,力爭三季度全國具備SA商用網基礎。

SA的建設部署涉及到雲等基礎設施,中國電信計劃下一步把5G+雲、大數據、AI等充分利用起來,進一步豐富5G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SA商用網建設上,中國電信堅決與中國聯通推進共建共享,2019年12月,廣東聯通和廣東電信開通國內首個5G SA共建共享商用站點。未來中國電信將與中國聯通一起,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打造全球首個共建共享的5G精品網。

雲網融合

夯實高質量新基建

2020年,中國電信將投入453億元用於5G建設,並實現5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的目標。中國電信預計,2020年全年有望實現5G規模突破,達到6000~8000萬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5G並不是單打獨鬥的技術。中國電信認為,5G時代是雲的時代,也是雲和網相互融合的時代,一直以來,中國電信充分發揮“5G+天翼雲”的雲網融合優勢,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提供全麵、平穩、安全的雲服務。


如今,中國電信已率先在全國建成“2+31+X”雲網基礎設施,在全國擁有300多個雲節點,實現了網隨雲動、入雲便捷、雲間暢達。在國家大事要事保障中,中國電信正是憑借雲網融合的綜合優勢,為各方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抗擊疫情

5G利劍出鞘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國人的節奏,同時也讓5G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凸顯。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中,5G“C位”出道,其高光表現帶給人們太多驚喜。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的“雲直播”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強“雲監工”項目,該應用通過中國電信的5G網絡和天翼雲平台實現,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也讓國人首次大範圍真切地感受到了5G的速度。


在此後的戰疫中,中國電信基於5G進行的各類創新均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5G+雲+AI”新冠肺炎智能輔助分析係統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等一線戰場部署使用,將5到15分鍾的CT閱片時間大幅縮短至1分鍾。


浙江人民醫院醫師借助中國電信的5G網絡,遠程控製嘉興桐鄉院區隔離患者床旁的超聲機器人,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謝某開出了全國首張遠程超聲診斷書。


通過5G雙千兆網絡實現的高清畫麵,讓遠程醫療成為可能,全國多地頂級醫療專家通過這種方式參與到了馳援湖北的戰役中,給湖北抗擊疫情“雪中送炭”。

中國電信在四川成功打造了全國首個5G+新冠肺炎遠程會診係統,建成覆蓋省、市、縣三級共計208家醫療衛生單位及四川馳援武漢前線醫院的遠程視頻會診“一張網”,該實踐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的高度評價。
在浙江等多個地區的隔離區,非接觸式5G+測溫係統、5G+智能機器人、5G+無人送餐車等代替人力,杜絕了感染的風險。


複工複產複學過程中,中國電信的5G+紅外熱成像測溫、5G雲會議係統、5G天翼對講、5G無人機防疫、5G智能巡防機器人等新技術,都成為助力企業單位精準防控疫情的利器。


春分當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通過5G+天翼雲會議“巡檢”了河南、山東的春耕生產情況,“土壤墒情充足,苗情總體向好”的反饋讓部長對今年的豐收很有信心。

4月26日,清華大學以5G直播、雲端交互的特殊方式舉辦了109周年“雲校慶”。佳期當可許,托思望雲端。5G+雲讓清華學子們跨越千山萬水“回到”母校。

以5G為代表的通信技術以全力支撐疫情防控、複工複產的高光表現,證明了它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

應用開花 創造美好

助力轉型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作為一家央企,中國電信多年來始終將這一初衷放在心上,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5G時代,更是如此。

如今的上海,一輛輛無人駕駛重載框架車,在寶鋼股份上海寶山基地和毗鄰長江的碼頭間穿梭,不斷地將成品卷材運往碼頭。這是我國冶金行業首次投入工業化應用的最大載重公路無人駕駛車輛,也是寶鋼股份與中國電信攜手推進5G工業互聯網應用的落地。


2019年5月30日,中國電信同上海市政府共同啟動“共建雙千兆示範城市”建設,上海也因此成為中國電信首個5G試用城市。如今,中國電信在上海的5G探索已經初見成果:“寶鋼5G無人駕駛重載框架車”“歐冶5G雲VR智慧倉庫”等項目都已落地,正成為行業應用標杆進行複製推廣;5G遠程診療、5G+4K/8K+VR腹腔鏡手術、疫情期間的“5G+雲+AI”新冠肺炎智能輔助分析係統等均已成為診療利器;在教育領域,基於5G等技術的教學科研、管理服務、智慧園區建設、安全/健康監測等應用也日漸普及;在城市管理方麵,美麗家園、智慧社區等示範工程已顯效,正加快推廣。

許多城市、許多產業,也正跟上海一樣,一步步走進5G時代。

2019年6月14日,中國電信與伊利集團簽訂5G戰略合作協議,通過“5G+智慧乳業”為全產業鏈賦能,實時連接牧場、生產、零售與研發端,通過5G萬物互聯技術將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的健康需求與產業深度融合,打造智慧乳業升級版。


2019年6月2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通過遠程係統控製平台與嘉興市第二醫院和煙台市煙台山醫院同時連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程手術。此次手術借助中國電信5G網絡和華為通信技術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5G遠程醫療與人工智能應用達到了新高度。


2019年8月,“利奇馬”台風肆虐,中國電信的5G大顯神威:台風直播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最新信息;應急智能應用可實時獲取台風路徑信息,並根據預警信息智能啟動應急預案;5G單兵產品可實時采集、回傳台風圖像,讓應急指揮人員了解現場情況,及時開展應急救援;物聯網水位監測預警平台能根據傳感數據在平台中呈現預警信息,實現河道水位監測的實時監控和預警,為及時開展應急救援行動贏得時間。

鳳凰展翅,大興啟航。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通航。中國電信提供的“5G+AR”人臉識別服務讓乘客們大為驚歎,為大興機場首航增添了濃濃的科技感。

在去年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中國電信全力支持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功完成了國慶盛典首次5G+4K超高清直播,讓電視機前的觀眾首次體驗到“沉浸式”直播,猶如親臨現場感受歡慶的氣氛。

2019年12月19日,中國電信助力打造的國內首家5G+五星購物中心—益田假日廣場正式亮相。5G+4K+VR全景直播、5G智慧門店、5G雲監控、5G+雲VR遊戲、5G+AR親子教育課程、5G+AI智能客服機器人、智能寬帶、全屋WiFi、天翼看家等酷炫應用,讓現場觀眾連連稱奇。

2020年4月20日,千萬網友加入了“雲登頂”珠穆朗瑪峰的項目,通過5G+雲網技術見證“中國高度”。目力所及,世界之巔,纖豪畢現。這,是5G時代特有的體驗。

廣東省清遠市英德連樟村,是總書記牽掛的村子。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到該村視察工作,並提出“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在中國電信的努力下,該村率先實現5G覆蓋,村民們用上了各種新奇的應用,宛如走進了新的世界。

在剛剛過去的5月17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中國電信在業內首次舉辦了一場 “中國5G·24小時”全國線上大聯播活動,以24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集中呈現5G在衣食住行、文化娛樂、工業場景、遠程醫療、智慧民航、社會管理等眾多領域的無限可能。



在園博園、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澳珠煙花匯演、各類體育賽事、大型會展等活動中,更是不乏5G的身影。


目前,中國電信與合作夥伴開展的5G應用創新實踐已涵蓋政務、製造、交通、物流、教育、醫療、媒體、警務、旅遊、環保等十餘個垂直行業重點應用場景。浙江兆豐機電的柔性作業車間、紅獅水泥的5G工業視覺、南京電網的智能配電等場景中,5G都是最核心的科技元素。而在普通大眾的生活中,娛樂類、消費類5G應用也正如雨後春筍湧現,豐富著大眾的生活。



一年來,5G正如中國電信所預期的那樣,從紙麵走進現實,給人們生活、生產、學習的方方麵麵帶來了新的變化,也開啟了更多新的可能。

繁榮產業

營造齊頭並進態勢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國要成為5G大國、5G強國,必須要有生態繁榮的5G產業。這一年來,中國電信積極聯合產業合作夥伴,在基礎網絡、終端設備和應用市場展開多層麵部署,努力打通產業鏈上下遊,構建良性的5G產業生態圈,營造產業鏈齊頭並進的良好態勢。

數據顯示,中國電信目前已聯合200多家5G生態合作夥伴,成立5G產業聯合創新中心,協同研發促進5G產業成熟,成立集團級聯合創新中心4個、省級聯合實驗室48個;聯合中國信通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14家產學研用相關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中國電信5G產業創新聯盟,致力於齊心聚力推動5G創新發展,目前聯盟成員已有129家;聯合產業鏈共同推動5G全網通成為全球標準,並根據用戶需求,不斷豐富5G終端種類,特別是共同推出了除手機以外的泛智能終端,已形成4個品類、30多款5G產品。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國際產業聯盟、通信製造企業和運營商在技術標準,應用創新,產業推動等方麵進行深入而廣泛的實踐探索。


此外,中國電信始終在積極探索客戶聯合創新模式,向合作夥伴開放雲網、平台、研發能力等企業資源,構建基於5G行業場景的端到端測試驗證環境、體驗環境,推進應用、終端與網絡同步,共同探索5G運營模式,共同推動5G發展,共同分享5G商機,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就業賦能,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在路上

按下5G發展快進鍵

一年很短,前路很長。關於未來的5G發展進度,從中國電信今年初以來的表態和動作便能略窺一二。

進入2020年以來,中國電信堅持SA目標,全麵推進SA商用,積極落實國家5G引領戰略,按下5G建設快進鍵:在業界率先完成5G SA核心網商用設備整係統性能、5G端到端係統功能及異廠商互通測試驗證;在5G模型網實現了業界首個基於5G SA的語音通話;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全國25萬5G基站共建工作,力爭率先實現5G SA商用……


今年以來,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成為行業熱詞,5G被各方寄予厚望。此外,新冠疫情暴發後引發了生產、生活、學習向線上的大規模轉移,有專家認為,疫情消退後,這一轉變會在一定程度上持續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而這預計也將成為刺激5G加速發展的一大動因。

中國電信此前曾多次表示,將加快5G網絡建設,加大5G創新研發投入,積極助推5G賦能產業數字化,提供領先的差異化的5G應用和服務,攜手行業共促5G繁榮,賦能產業升級。因此,未來我們應該會看到中國電信在5G領域持續發力。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5G已經初放光芒,隨著網絡和服務的進一步完善,必將會給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更大賦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